「一泻千里的泻」一泻千里的泻组词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泻千里的泻,以下5个关于一泻千里的泻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内容。
本文目录
查究“泄”字含意,本指液体或气体排出,故有“泄气”、“水泄不通”、“气可鼓不可泄”等词语。它还有“泄露”解释,“泄漏”“泄底”即此类用法。“泄”还讲成发泄发散,如“泄愤”、“泄恨”。
“泻”字同“泄”完全不同了,它本来的意思是指水向下流,或是流得很快,虽同“泄”字的液体流出讲解有关连,但是中国字在长期使用中,各自偏向某词义发展,使原来意思逐渐缩窄了,以“泻”为例,现在只是在成语“一泻千里”中。
以下是两字的详细解释:
泻(xiè),中国汉字。意思是液体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状的物体一边放入液体一边搅拌,如熬粥时泻糁子。
基本字义:
1.液体很快地流。如:倾泻。
2.排出稀屎。如:泻肚、泻药。
详细字义:
一、泻xiè〈动〉
(1)倾泻。
泻,倾也。——《玉篇》
以浍写(泻)水。——《周礼·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宋·陆游《雨夜》
(2)又如:泻泪(形容泪流如注);泻溜(泻下小股水流);泻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倾洒);泻润(谓雨水倾泻滋润。比喻帝王下施恩泽)
(3)倾注;倾倒。
吟诗欲泻百重愁。——《水浒全传》
(4)又如:泻注(倾注);泻盆(大雨倾盆);泻辩(滔滔不绝地辩论);泻囊(倾囊,谓拿出所有的钱)
(5)排泄
泻,吐泻。——《广韵》
(6)又如:泻邪(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泻痢(下痢);泻证(下泻的症候);泻火(中医为清泻邪火实热的一种治法);上吐下泻
(7)消散
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史记》
二、泻xiè〈名〉
盐碱地。如:泻土(有盐碱不能生长草木的土壤);泻卤(冒盐碱,亦指盐碱地)
/iknow-pic.cdn.bcebos.com/9f510fb30f2442a7353127b2dc43ad4bd11302e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9f510fb30f2442a7353127b2dc43ad4bd11302e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f510fb30f2442a7353127b2dc43ad4bd11302ee"/>
泄,发音xiè,中国汉字,同泻,也表示疏散、宣泄等意思。
解释:
①同泻。指腹泻。《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
②疏散,宣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气得泄。”
③用泻法治疗。《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④泄露。《灵枢·外揣》:“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⑤病症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筋伤则缓,名曰泄。”
⑥液体或气体排出:排~。~洪。~泻。
释义:
和乐、融洽。
出处: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906a4fac8ad6277f9e2ff85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906a4fac8ad6277f9e2ff85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906a4fac8ad6277f9e2ff857"/>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泻"target="_blank">泻-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item/泄/548481#viewPageContent"target="_blank">泄-百度百科
一泻千里(yīxièqiānlǐ)
解释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示例王蒙《湖光》:“雄浑的钱塘江好像离他更近了,江水~,大桥从容坚实。”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有帮助请采纳
2、一泻千里,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xiè qiān lǐ,意思是形容江河奔流直下,现比喻文笔奔放畅达,也泛指直线下降,势头很猛。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3、成语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同恶势力做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出自:现代毛泽东的《毛泽东语录》
原文:
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
译文:
只要是敢豁出命来,谁都可以把皇帝拉下皇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
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 释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 处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示 例 王蒙《湖光》:“雄浑的钱塘江好像离他更近了,江水~,大桥从容坚实。”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一泻千里的泻」一泻千里的泻组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s://www.fnwsjds.com/post/744905.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