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安之若素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来聊聊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以下5个关于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内容。
本文目录
鸟语花香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鸟语花香的意思
1、鸟语花香,汉语成语,拼音是niǎo yǔ huā xiāng,意思是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出自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白话释义
《左传·襄公十一年》:“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思想上要有准备,才能够没有忧患。”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雅俗共赏没有上一句。雅俗共赏是汉语成语,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成语出处
唐 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唯迎笑于一时,惟雅俗之共赏。
白话文:只有迎笑在一时,只有雅俗之共赏。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
喜闻乐见:
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白话文:“我确实喜欢听又乐意看,看看自己有什么德能承的。”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雅俗共赏、百度百科-喜闻乐见
这句话的意思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
原文:《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译文:《书》说:“处于安定要想到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王规劝。
扩展资料:
《左传》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居安思危
百度百科——左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安之若素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https://www.fnwsjds.com/post/752497.html,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